HI,欢迎您来到圣峰艺术网!

人物评语

为了心中的圣峰

————李圣峰山水画漫谈
孙良利
 

古人云:“以文载道”,又言“画着,文之极也”。画虽小技,岂可须臾离道也哉!五千年文明,铸锦绣中华。同窗圣峰精选山水画作结出版,瞩余为文,略述之。
 

关于自己的身世,圣峰很少人前提及,但趣味相投的我俩曾做过彻夜长谈。圣峰出生贫寒,少年时期生活的困苦,求学的艰难,同代人少有。早年在艺校读书是饿肚子是常有的事,画素描时常靠捡别人扔掉的铅笔头。不凡的经历,练就了他坚毅,沉稳,寡言,执着的性格。反是看准的事情义无反顾,百折不回,不为时风所动。这一点常使自以为有相当定力功夫的我汗颜。孟子曰:“天降降大任与斯人也,必先苦其筋骨,饿其体肤…”。圣峰已经经过一番历练,堪可担当画之大道者,非他其谁!
 

乙酉之秋,吾与圣峰同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,列贾先生门墙。贾先生的“宏观探道,微观探真”,“四个最大限度”等学术观点,深深印进圣峰的脑海并左右着他的学习和创作。其大幅巨制往往境入幽玄,气吞八荒;小品佳构能穷幽测微,观大致广。受贾先生“以石观化”的启发,圣峰名其斋为“观化阁”。“观化”者,观天,观地,观古今,总之观宇宙大化也,缘此,看圣峰之画总能让人叹造化之神奇,羡笔墨之精妙,如饮醇醪(láo),荡气回肠。
 

面对历代大师留下的经典作品,圣峰表现出极大的兴致,尤其是隋唐,五代,两宋,元人的绘画。他时常想,古人在作画之前,殚精竭虑,面素久思,待胸意郁勃,乃净手焚香,九朽一罢,五日一山,十日一水,一画之成往往数月累年。艺术家的情思,胸襟,操守也就在这千笔万笔的勾皴点染中汩汩地流淌出来。信念之虔诚,身心之投入,个中滋味岂是当今玩艺术者所可梦见!圣峰系之念之,心慕手追。故其画作有唐人的金碧辉煌,宋人的严谨凝重,元人的逸致逍遥。标异者讥之俗,格高者赏其雅。吾师贾又福先生有言“入古者深,出古者远”。圣峰入古既深,出古岂能不远!
 

十数年前,圣峰曾徒步走进古蜀道。李白言: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,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。近人有言:“今之画者不入蜀地难成大家”。此言难免偏激,但巴山蜀水给画家所带来的灵感与激情是不言而喻的。黄宾虹,张大千,陆俨少,傅抱石等大家哪一个不是受益于蜀地山川!激流澎湃,漩涡险滩,扁舟一叶,波涛声澜,陡壁危岩,层峦叠嶂,云雾隐现,翠云长廊,剑门雄关,千年商旅,远古戟剑,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。圣峰的画笔掀动着历史的风风雨雨,每令观者发千古之幽思,慨然而长叹!
 

绘画的创作,大致有两种形式,一是对现实的直接反应。当今生活的快节奏,人们心态普遍浮躁,也直接反映在创作内容上。如当今所谓的“都市文化”系列,多是反映人们紧张,焦虑,恐惧,无奈等心态。生活已令人疲惫不堪,观画更让人难以忍受。反映在创作过程上,多是短,平,快的快餐式作品。快餐大多被专家列为垃圾食品,而所谓的快餐文化也就变成了垃圾文化。二是对超越现实的,理想境界的表现。它给人们提供一方精神上的净土,那是灵魂的栖息地。正如郭熙在《林泉髙致集序》中所言“丘园养素,所常处也;泉石笑傲,所常乐也;渔樵隐逸,所常适也;猿鹤飞鸣,所常观也;尘嚣缰锁,此人情所常厌也;烟霞仙圣,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”。圣峰之画。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,源于自然,高于自然,笔墨精妙,设色考究,丘壑殊胜,立意高远,精致,典雅,辉煌,浪漫,是“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”的清静世界!
 

圣峰曾通下决心,重走蜀道,沿途写生创作,把蜀道作为创作基地,艺术发端,如此糧糗已备,再加上圣峰的勤奋,坚毅和睿智,登上中国山水画艺术神圣巅峰的日子还会远吗?!

 

 
 

 

双探斋主孙良利于京东八里桥